基金公司為了成功留住委外資金也是各出奇招,有基金公司在與銀行的溝通中開始實行“先續期后支付收益”的操作方式,銀行出于考核指標及風險考慮,也愿意接受這樣的做法。
委外基金遭遇贖回的情況一直都未降溫,而基金公司為了成功留住委外資金也是各出奇招。
繼有不少基金公司提高約定收益率,以留住“金主”后,證券時報記者近期從數家基金公司和銀行處得知,有基金公司在與銀行的溝通中開始實行“先續期后支付收益”的操作方式,銀行出于考核指標及風險考慮,也愿意接受這樣的做法。
據悉,在去年,不少基金公司對于銀行委外資金給出的約定收益率大致在4.5%~5%,但是,從實際運作來看,去年一年能夠取得這樣收益的基金并不多。
根據數據統計,共有612只疑似委外基金的產品在列(A、B類分開統計,篩選條件為同時滿足:募集時間小于等于20天;戶數小于等于300戶;費率小于等于1%;成立規模為整數、代銷機構小于等于5或者無時,判斷其為委外基金),披露業績的610只基金自成立起至6月20日的平均收益僅為2.06%。其中,收益超過30%的中融新經濟A、中加豐潤純債A、易方達裕惠回報、光大欣鑫A、信誠新鑫回報A和光大睿鑫A均是由于單日的大額贖回導致凈值暴漲。仍有逾200只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不足1%,其中一半出現虧損。即使以4.5%作為分界線,能夠達到這一標準的基金數量仍不足百只。
可以說,大多數委外基金的業績其實是很難達到預期,銀行贖回也是在情理之中。
近期有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與3家基金公司合作的委外項目在提出了贖回的申請后,得到基金公司的約談,稱如果銀行愿意進行續期,即不實施贖回的舉動,基金公司可以按照約定的預期收益率兌付收益,“也就是說,只要我們不贖回,基金公司愿意給出5%以上甚至最高7%的收益率,我們可以拿到收益,但收不回本金”。
在其看來,銀行方面是愿意接受這樣的做法的,畢竟如果此時贖回,有一部分委外基金是處于虧損的狀態,這對于銀行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即使沒有虧損,收益也無法達到預期,而且,在贖回后也需要考慮繼續投資的去向,還不如續期,至少能夠保證較高的收益率。
記者獲悉,這樣的情況現在已經有多家基金公司開始操作,但并未普及。
華東一家銀行內部人士透露,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該行委外投資的規模已經超過80億元,占全行所有理財業務的20%,其中相當一部分在近期選擇了續期,“近期到期的產品并不多,所以基金公司這樣的行為也不會大規模出現,但是按我們的統計,在今年9月份會有較多的委外基金集中到期,屆時基金公司對于續期的需求會非常大”。
這樣的做法對于基金公司來說雖然是不可持續的,但也有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在市場表現不佳時往往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業績,而一旦行情起來,也可以取得不錯的超額收益,甚至可能一舉彌補過去幾年的低迷,到時可以連本金帶收益一起支付。
(責任編輯:毛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