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多位券商人士處獲悉,券商試點“跨境理財通”業務將于12月4日正式展業,符合要求的投資者可開戶進行投資。招商證券、廣發證券、興業證券等首批14家券商獲準參與跨境理財通試點。
“券商入局將給整個跨境理財市場帶來‘鯰魚效應’,銀行不再是唯一機構。‘跨境理財通’已形成數據、資金、產品、機構等相配套的財富管理產業體系,多元的參與主體不僅有利于培育市場,更能讓機構深度思考投資收益與投資安全等方面的關系,當好跨境‘聯系人’,更當好‘增值人’,進一步激活大灣區內的財富管理行業。”某頭部券商財富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
從1.0到2.0 “變量”成增量
“投資者熱情較高,我們每天咨詢量都比較大。”近期,華南某頭部券商的理財經理表示,“跨境投資群體的風險偏好較高,與券商目標客戶風格更搭,我們要呵護好他們的投資熱情,因為這可能是他們第一次試水境外理財,關系著投資者的信心。”
2021年9月,“跨境理財通”業務推出,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和港澳合資格居民可通過各自的銀行體系建立的閉環式資金管道,投資對方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
2024年2月26日,在總結過去兩年業務開展經驗的基礎上,《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正式施行,“跨境理財通”進入2.0時代。
總的來看,“跨境理財通2.0”在三大方面進行了優化:一是在資金需求端,降低內地個人投資者的參與門檻,并適當提高個人投資者額度;二是在產品供應端,拓寬業務試點范圍,試點機構在銀行的基礎上,增加了證券公司參與試點;三是進一步優化宣傳銷售安排。
家在深圳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前期從券商App處了解了“跨境理財通”業務,在其升級為2.0版后,“南向通”業務的內地個人投資者參與門檻從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5年降低為滿2年,前期未滿足要求的她如今成了一名合資格投資者,因而她預約了“南向通”服務。
此前“跨境理財通1.0”僅限銀行參與,實踐過程中,機構展業面臨一些痛點,這也將成為券商的機遇。
“銀行主要以高息的短期產品吸引客戶,但產品到期后,若沒有合適的產品承接,很可能流失客戶。”華南一名頭部券商的財富管理部門主管表示,券商對離岸市場產品更為了解,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激勵券商去挖掘新的資管產品。
在產品端,內地券商與香港券商均在推進業務布局。廣發證券表示,公司“北向通”業務可代銷產品數量達8000余只,“南向通”業務作為境內客戶跨境投資新渠道,境外合作券商廣發經紀(香港)可代銷產品數量達200余只,各產品線準備齊全,涵蓋不同管理人、不同投資區域、不同種類、不同風險等級。
“軟+硬聯通” 構筑投資沃土
在銀行經歷三年多探索后,券商機構將撬動更多跨境業務增量,進一步促進離岸人民幣業務增長。
近年來,隨著快速交通的連接,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正加快推進。“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相繼實施,港珠澳大橋成為港澳旅客“北上”出行的熱門通道之一。而隨著“跨境理財通”業務的不斷深化,投資界的“粵港澳大橋”也變得更加“車水馬龍”。
資金“南下北上”需求加速釋放。截至2024年10月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達到12.54萬人,較2023年末增長約一倍。
萬和證券表示,券商加入“跨境理財通”試點,將進一步激活大灣區的財富管理行業,提升區內金融服務質量,吸引更多金融相關人才落戶以及更多國際性金融機構布局。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