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今日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報告。2024年上半年,華夏銀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北京的銀行”發展定位,秉持“可持續 更美好“的品牌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主流;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主線,以深化戰略執行、推進結構調整為重點,以開展集團化管理年、精細化管理年為抓手,以防范化解風險為支撐,圍繞“五篇大文章”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在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華夏銀行力量。
截至報告期末,華夏銀行資產規模達43,282.9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3%;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127.16億元,同比增長2.84%;實現非利息凈收入166.38億元,同比增長23.33%;非利息凈收入占比34.41%,同比上升6.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1.65%,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該行還公布了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0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5.91億元。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提效
2024年上半年,華夏銀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做好“五篇大文章”決策部署,全力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科技金融圍繞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加快推進專營團隊建設;制定科技型企業授信審批指引,持續完善適用于科技型企業的評級體系,不斷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的信貸支持;推出科創快貸、科創惠貸、選擇權貸款、投聯貸、并購貸、數易貸等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特色產品,積極向科技型優質企業提供“債權+股權”綜合化金融服務,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支持。報告期末,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較上年末增長14.94%,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4.69%。綠色金融圍繞健全產品服務體系,創新“降碳貸”、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EOD)貸款、可持續發展指標掛鉤型非標債權資產、能鏈信用卡等產品,落地世界上首個單機裝機容量最大、儲能效率最高的湖北應城壓氣儲能電站示范工程;加大綠色信貸、綠色租賃、綠色投資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工業領域轉型升級和綠色制造、綠色低碳交通、建筑節能低碳轉型和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內的生態環境產業;提出差異化綠色貸款營銷策略,做大綠色金融業務量。報告期末,綠色金融業務余額較上年末增長9.32%。普惠金融圍繞提升自主獲客能力,創新推動生態拓客模式,從生態視角和聯動思維挖掘普惠金融業務機會,發展以“園、圈、鏈”為代表的場景金融,致力于成為伴隨小微企業成長的最佳合作伙伴;加強數字普惠產品研發,堅持打造“標準+特色”、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產品體系,推出“普惠通”產品系列,全力構建“全局性部署、內涵式擴展、集約化管理、數字化驅動”的新型普惠金融綜合服務格局。報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70%,高出各項貸款增速0.84個百分點。養老金融圍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位一體”格局,加快推進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打造養老金融業務特色;集合賬戶服務、現金結算服務、資金保值增值、表內外融資等各類金融產品,為養老企業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加快豐富個人養老金融相關產品和服務,提升養老客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積極參與個人養老金金融建設,強化個人養老金業務辦理渠道建設;發布針對養老客群的專屬資產配置服務—“頤養伴VCare”,養老服務金融質效不斷提升。報告期末,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較上年末增長14.88%。數字金融圍繞服務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和業務數字化轉型突破兩條主線,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結合數字經濟產業輕資產化等特征,創新數據資產抵質押融資等金融服務模式;融入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數字商貿等重點產業智能化升級進程,提供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為數字經濟產業從業者、新個體經濟從業者、數字化社區建設等提供場景化、多元化金融服務;提高數字科技對業務發展的賦能和服務能力,完善數字化客戶經營服務體系,抬升智慧經營管理能級。報告期末,投向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3.97%。
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和集團化、精細化管理取得新進展
2024年上半年,華夏銀行深入推進三區發展戰略,持續加大對首都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有效提升集團化、精細化經營管理水平。三區發展戰略深入推進。京津冀地區分行深化“京津冀金融服務主辦行”建設,大力支持北京科技創新,積極助力“兩翼”建設,持續擴大對雄安新區政府、企業與個人的金融服務,為通州區重點項目建設提供金融支持,切實加大對京津冀地區重點產業轉型發展的支持;長三角區域分行持續提高區域分行協同能力,完善區域創新機制,進一步深化“商行+投行”聯動合作機制,持續推動生態客戶開發,豐富數字金融賦能場景,助力建設長三角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示范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分行著力打造成為改革示范區和先行引領區,構建“行業+客戶”經營體系,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香港分行海外平臺作用,強化境內外分行協同聯動,大力拓展境外債承銷業務,助力企業境外融資。報告期內,“三區”分行對全行業務貢獻度穩步提升。積極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大局。聚焦重點領域、支持重大項目,積極對接北京市“3個100”項目及市屬企業承建重點項目;持續深化與科技型企業的戰略合作,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在京企業開通對公數字人民幣賬戶并實現繳款,上線市級非稅業務系統和中關村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數字保理項目,服務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積極助力首都鄉村振興,有效支持首都民生發展。集團化、精細化經營管理有力有效。推動母行和子公司經營與管理全方位協同,健全集團在風險、資本、組織等方面的運行機制,加大集團化管理協同,釋放集團化經營效能;抓好業務管理精細化、成本管理精細化、資本管理精細化,經營質效切實提升;資源配置機制突出重點、聚焦價值貢獻,有限資源優先向價值客戶、價值產品、價值區域傾斜;激勵約束機制突出戰略執行、客戶增長和營收增加,重點鼓勵增量,適度兼顧存量;華夏金租深耕綠色、普惠等細分市場,發展勢頭良好;華夏理財深入實施集團化經營和“商行+投行”戰略,加強與總分行協同,通過債券、非標、股權等投資帶動綜合效益提升。
戰略轉型發展加速推進
2024年上半年,華夏銀行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推進四大戰略轉型,以優質高效的服務夯實業務發展基礎,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轉型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依托企業級數字化客戶經營服務平臺,推動數字化客戶經營模式進階,數字化客戶經營能力持續提升;依托產業數字資產金融創新及監管創新領域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創新全棧式產業數字金融模式,產業數字生態體系提速構建;有序推進管理流程智能化,加快構建經營分析決策系統,數字化管理效能有效提升;推動企業級架構藍圖落地,構建核心系統分布式技術能力框架,數字科技基礎能力穩步增強;構建企業級數據管理機制,實現集團化數據架構管控,數字化能力基礎持續夯實。報告期末,產業數字金融生態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66.95%。零售金融轉型提速發展。堅持“客戶價值創造”導向,精細化、數字化、生態化、綜合化客戶經營服務體系持續完善;個人存款業務向客群化、數字化、場景化全面轉型,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業務體系化加快建設,優選產品貨架,強化投研投顧支撐,聚焦客戶價值提升;個人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全力滿足居民消費信貸需求;普惠金融業務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特色品牌持續擦亮;信用卡業務深耕客戶經營,深化生態場景建設,升級風控策略,實現業務平穩發展。報告期末,個人存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4.97%,個人客戶金融資產總量較上年末增長4.75%,信用卡累計發卡量較上年末增長3.45%。公司金融轉型提質增效。深化“行業+客戶”營銷,開展客戶增長生態化轉型,推進“商行+投行”綜合金融服務模式運用,客戶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扎實做好“五篇大文章”等國家政策重點支持領域的金融服務,對科技創新、“專精特新”、戰略新興、碳減排等重點領域的貸款投放力度持續加大;大力推廣華夏財資云,服務實體經濟和企業財資數智化轉型,對公線上服務場景持續擴展,數字化服務能力和智能風控水平有效提升;投資銀行業務以“投行”賦能夯實“商行”基礎,聚焦體系化能力建設,市場競爭力和客戶認可度持續提升;貿易金融業務持續推進平臺化、場景化、線上化、數字化轉型發展,積極落實跨境人民幣便利化相關政策,服務質效不斷提升。報告期末,對公客戶較上年末增長2.56%,投資銀行業務規模同比增長10.15%。金融市場業務轉型成效顯著。積極研判經濟金融態勢與貨幣政策走勢,精準開展波段操作,做大交易量,增厚價差收益;加快優化同業客戶結構,線上線下一體深化同業合作,同業客戶結算賬戶開戶覆蓋率實現提升,同業負債成本有效降低;資產托管業務深化客戶鏈式開發,持續加強公募REITs托管營銷,優化托管產品結構,證券投資基金、銀行理財、信托財產等重點產品托管規模持續增長;資產管理業務滿足投資者多元化投資需求,行外代銷合作機構數量持續增加,絕對收益投資能力有效提升。報告期末,托管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14.36%,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1.10%。
風險防控與合規穩健經營有效強化
2024年上半年,華夏銀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風險兩手抓,聚焦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合規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水平有效提升。完善信貸與投融資政策,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圍繞“五篇大文章”明確全行信貸與投融資政策目標,有效引導信貸與投融資業務結構調整,全面升維區域授信策略體系,加快融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主流,全行資產配置結構持續優化。優化風險偏好量化傳導機制,強化風險偏好預警糾偏。加強信用風險偏好預警糾偏機制應用,從條線、機構、產品、行業、客群等維度監測各項預警指標情況,采取差異化的分類管控措施,推動全行信用風險穩健運行。抓實風險過程管控,提升過程管理質效。加強授信事中監督,健全完善涵蓋行權質量檢查、重點項目實地回檢、飛行檢查、專項監督檢查在內的專業檢查體系,加強風險監控和預警,強化過程干預,不斷提高授信審批和過程管理質效。持續強化保全工作,全面提升統籌、集約、專業風險處置能力。加強資產推介及生態圈建設,著力推進多元化處置。報告期末,關注類貸款率、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08和0.02個百分點,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