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媒稱為“中國年度最大政治活動”的中國全國兩會業已圓滿落下帷幕。過去一周來,中國兩會仍在持續引發國際輿論熱議。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個又一個兩會熱詞頻頻在海外媒體中出現,也讓國際社會讀出中國發展的活力、開放的魅力。透過兩會這個觀察中國大政方針走向的重要窗口,國際社會看到了一個穩健前行、開拓創新、開放自信、凝心聚力的中國,更加看好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期待中國高質量發展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新質生產力指引經濟向“新”而行
中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并被列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多家海外媒體評論認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指引中國經濟向“新”而行。此外,新質生產力已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中國的發展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即由傳統發展模式向以新質生產力為特征的高質量發展轉變。”巴基斯坦《每日時報》評論說。
黑山國家廣播電視臺網站、《晝報》等多家黑山主流媒體重點關注了中國政府在2024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些媒體普遍認為,目前,新質生產力在中國已經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如今,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中國數字支付規模占全球份額接近一半,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質生產力正成為中國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相信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將不斷取得成果,向“新”而行的中國經濟也將為全球經濟發展增加新活力、帶來新機遇。
“兩會向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中國致力于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一個新詞,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有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制定的政策措施都是圍繞著增強人民幸福感、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而展開的,中國政府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尼泊爾駐華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說。
國際輿論認為,新質生產力正成為帶動全球發展的引擎,將有效促進世界多國的發展和技術變革。“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東盟和世界變革發展的引擎。”泰國前副總理、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說,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科技與品質獲得了全球市場的認可。中國新質生產力正讓東盟特別是泰國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法國24電視臺則援引分析人士觀點指出,新質生產力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哥倫比亞主流媒體《新世紀報》的文章也關注到,今年中國兩會確定了2024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文章指出,中方有決心、有能力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實現經濟良性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感受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決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中方將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
對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媒體評論認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舉措展現了中國愿同世界共享機遇的決心。
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使用“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來總結剛剛結束的中國兩會。他表示,中國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讓全世界受益。“我認為,中國正走在一條正確的、不斷進步的道路上。中國取得的任何進步都將有益于全人類和全世界。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對此,約旦非常贊賞,希望約中兩國關系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并在多個領域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哥倫比亞主流媒體《新世紀報》在報道中指出,中國兩會釋放了中方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該媒體認為,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將更加奮發有為,大步向前。中國將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通過全球發展倡議、“一帶一路”倡議等框架和平臺,與包括哥倫比亞在內的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克服困難挑戰,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黑山國家廣播電視臺網站等多家黑山主流媒體近日在有關中國兩會的文章中指出,中國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厄瓜多爾最大的官方報紙《電訊報》在文章中指出,今年中國兩會傳遞出中國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的明確信息。文章關注到,中國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提升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旅游便利度。文章認為,這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世界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
海外媒體從今年中國兩會深切感受到了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及致力于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格林納達主流媒體《新今日報》《信息報》近日在熱議中國兩會時指出,中國已與包括5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內的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2個自貿協定,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還將加大力度拓展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網絡。
中國式現代化帶來合作共贏機遇
透過今年中國兩會,國際社會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給世界帶來的合作共贏新機遇。國際輿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選擇,為發展中國家拓展現代化路徑提供了有益啟示。
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在報道中指出,中國兩會提供了不同的視角,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的發展是多么積極和迅速。報道重點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乎全人類的共同未來,將給國際社會和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希望和機遇。
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成就,不僅讓國際社會看到無比廣闊的前景,而且激發了人類社會對于現代化內涵的深刻思考。“中國的發展不是照搬其他國家模式,也沒有擠占他國發展空間,中國式現代化是真正致力于實現共同利益的發展。”伊拉克前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說。
國際輿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和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多國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國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和共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期待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中國的現代化之路以及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給全世界帶來積極影響,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我們希望中國發揮帶頭作用,帶動納米比亞也取得進步。”納米比亞執政黨人組黨黨員弗蘭斯·庫利克說。
埃及《魯茲優素福》雜志在報道中國兩會的文章中著重強調,面對當前全球發展動能不足、個別國家搞“脫鉤斷鏈”,中國堅定表示,必須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文章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正在造福全球。
哥倫比亞主流媒體《新世紀報》的文章認為,中國兩會展現了中國發展的新驅動力。文章指出,中國正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新經濟業態先發優勢明顯。而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等關鍵詞彰顯中國經濟開放、包容、創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特征。
海外媒體透過兩會窗口展望未來,認為“中國牌”發動機依然強勁,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各國的共同發展聯系起來,既發展自己,也造福世界。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