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種子法3月1日起實施。最高立法機關專門就一粒粒不起眼的種子修法,有何考量?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
新實施的種子法對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好種業翻身仗、筑牢糧食安全至關重要。這是中國依靠法治維護安全穩定發展的新例證。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再次釋放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信號。
地方組織法修正草案提請審議。全國人大還需要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作出決定,制定香港、澳門選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今年預安排審議40件法律案。從能源法到黃河保護法,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到糧食安全保障法……高質量立法進一步整體協同推進。
新時代,中共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許多觀察家認為,中國法治建設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定位越來越精準,舉措越來越到位,法治對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保駕護航作用愈發凸顯。
科學全面的法治覆蓋
晚飯后,東北部城市營口的一個休閑廣場上準時出現百余位廣場舞隊員熱情舞動的身影,動作依然整齊劃一,而常被詬病的勁歌熱曲卻不復存在。
曾經,廣場舞愛好者被一些人視為“噪音制造者”。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廣場舞愛好者探索各種方式降低音量——即將施行的噪聲污染防治法要求他們必須如此。
近年來,中國高質量立法按下“快進鍵”,且已觸及社會生活的“神經末梢”。精準立法帶動有效執法。
在擁有約2400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不少居民小區已安裝內有“探頭”的智能垃圾箱。垃圾桶快滿了,終端立馬報警;誰亂扔垃圾,中控室10秒內便能收到信息。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長出牙齒”。
在國家安全領域,法律越來越成為“國之重器”。從反有組織犯罪法,到數據安全法,到香港國安法,以維護國家安全為使命的立法行動密集出擊。
信息時代,個人信息安全保護變得突出和緊迫。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制止濫用人臉識別技術,讓公眾不再為自己的“臉面”擔憂。
用制度的籠子管住權力,用法治的韁繩駕馭權力。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檢察機關受理各級監委移送職務犯罪20754人,已起訴16693人,同比分別上升5%和8.8%。檢察機關誓言:“不讓腐敗分子逃罪,法網就是天網。”
美國政治學者阿尼爾·西格德爾說,中國通過法律形式將反腐敗實踐制度化,這是完善現代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
嚴密法制守護綠水青山。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陸續修訂,環保督察和執法力度空前,彰顯中國以法律推動綠色發展的決心。
南四湖水域澤及魯蘇豫皖四省。這里曾經污染嚴重。“肉眼看上去,湖水就像醬油一樣渾濁,有些水域白沫成片,水面上還經常漂著死魚。”山東當地干部段有勤回憶說。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啟動后,南四湖成為重要調蓄水庫。當地政府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和相關法規,嚴格整治大批礦產開采、人工養殖等項目,關停污染企業2000多家。
如今,南四湖湖面波光瀲滟。野鴨在蘆葦蕩中游弋,水鳥不時從湖面掠過。“一些幾乎絕跡的魚類重新出現,‘水中鳳凰’水雉等珍稀鳥類也陸續飛回來了。”攝影愛好者王偉說。
因應經濟社會新發展、新變化,法治建設同步推進。
2021年3月,在金融機構資產占全國一半以上的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邁出新步伐。
引人注目的是,法院設有大數據中心,高風險企業一旦涉訴,系統會自動進行風險提示,以更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中國特色”的法治邏輯
中國立法機關將修改公司法列入今年立法規劃。這部法律的修訂草案中,明確了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分析人士認為,加強黨的領導,對于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在國有企業貫徹執行意義重大。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撰文指出,國有企業的壯大就是人民權利和國家實力的增強。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
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實踐證明,中國只能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絕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絕不能走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
2020年以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成為中國平臺經濟的關鍵詞。中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對資本興利除弊,促進發展和依法規范并重,使其服務于人民美好生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和創新監管,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維護公平競爭。
去年,一家網絡餐飲外賣巨頭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被罰款34.42億元。這一決定就是依據反壟斷法作出的。
惠及世界的涉外法治
在東北城市沈陽,華晨寶馬鐵西工廠,一條懸空的流動生產線上,每55秒左右就有一輛新車下線。
不遠處的新工廠里,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兩座生產車間,去年年底接連竣工驗收。寶馬看好中國市場,堅定投資信心,邁出實質性步伐。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中國著力完善涉外法律和規則體系,加快改善營商環境,為世界帶來穩定預期和重要機遇。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對外商投資法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這部法律于2020年實施。當年,中國吸引外資逆勢增長4.5%,引資規模和全球占比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畢馬威一份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外商投資將維持高位。據匯豐銀行對2000多家外資企業的調查,超過90%的受訪企業表示,將繼續擴大在華投資。
2021年6月,中國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法。
全國人大代表廖虹宇說,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的“誕生”僅用時2年3個月,展示了中國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決心。
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競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
針對個別國家霸權霸凌,中國果斷出臺反外國制裁法。根據這部法律,任何國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國家、組織和個人利益的行為,中國都有權采取相應反制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保護中國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施永豐表示,中國以法律武器維護國家利益,這也促進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向著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有利于世界經濟長遠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