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數字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但信息的惡意獲取、篡改、偽造和濫用,使得數字經濟安全問題日趨嚴重。如何織密數據安全網,處理好安全與發展二者間的關系,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云日前做客中新社、中新網“兩會直通車”,就推動數字經濟安全高質量發展作出解讀。
王小云是知名的密碼學家,也是首位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女性科學家。
“密碼學雖聽起來晦澀難懂,卻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使用的銀行卡、水表、電表、網上銀行都離不開密碼技術的支撐,密碼是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是構建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基石,沒有先進的密碼體系的支撐,就無法建立安全可靠的數字信息系統,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安全都無從保障。”王小云說道。
王小云進一步解釋:“密碼學的發展主要分為古典密碼和現代密碼。古典密碼主要為消息加密,如果加密方法被對方獲取,密碼就會被破解,因此情報部門發揮著很大作用。而現代密碼主要分為三種——加密算法、電子簽名和哈希函數。跟古典密碼不同的是,現代密碼的算法都是公開的,因此每一種破解都相當于是在破解數學難題,所以現代密碼的研究實際上是數學問題研究的較量。”
在她看來,中國在發展數字經濟時,要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需注意到三點:一是要完善頂層設計;二是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和工程中,針對安全問題同步部署、同步建設、同步實施;三是加強質量監管與安全測評,密碼技術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為監管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針對備受關注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王小云表示,信息社會中,個人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的保護一直是社會難題,但從技術發展速度和水平來看,密碼技術、區塊鏈技術,均可以作為很好的保護個人信息和財產的技術手段。隨著更加安全可靠的個人財產密碼防護體系的發展,大家要對此放心,也要有信心。
作為致公黨中央的一員,王小云表示,在推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上,應從四個方面發揮好致公黨的“僑海特色”。一是傳播中國數字經濟好聲音、好故事,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的數字經濟政策和營商環境;二是向世界貢獻中國先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三是促進數字經濟中國規則與國際規則的協同與平衡發展;四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特別是在科技領域與數字經濟領域,要鼓勵華僑華人積極參與到中國的數字經濟建設當中來。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