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數量已突破2億。加強投資者保護,中介機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普遍認為,中介機構當好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是防范欺詐造假行為的保障,也是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的基礎,有助于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強化投資者保護
要求中介機構歸位盡責
全國政協委員、中泰金融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馮藝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年來,證監會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延續“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違規信息披露等證券欺詐行為,資本市場生態得到改善,投資者權益保護力度顯著提高。但是僅靠事后懲罰難以對違法行為形成有效震懾,應進一步完善各項監管制度,查缺補漏,從源頭上杜絕違法違規信息披露行為。
馮藝東建議,建立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會計中介機構的獨立審計作用,嚴格執行會計審計方面的相關規定,督促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
當前,部分中介機構執業時風險意識淡薄,往往由于利益驅動、上市公司壓力等原因出具不客觀的報告,給投資者帶來潛在損失風險,因此亟需從前端規范中介機構執業行為規范,事中事后提高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加大對違法違規處罰力度。
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中介機構違法案件上升,涉案主體覆蓋多個領域。
具體看,2021年全年立案調查39起,較上年同期增長一倍以上。涉及會計師事務所28起,證券公司4起、資產評估機構3起,律師事務所2起、銀行承銷商、評級機構各1起,涵蓋首次公開發行、年報審計、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精選層轉板等業務環節。其中,年報審計仍為案發集中領域,共有16家會計師事務所在20余家公司的年報審計中涉嫌未勤勉盡責,有的一年內6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風險內控失效;有的協助上市公司造假規避強制退市,充當造假幫兇。
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強調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相關監管細則陸續完善出臺。去年7月份,證監會發布《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同年9月份,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監管規定》,進一步要求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職責。
2022年,在全面實行注冊制的背景下,中介機構的勤勉盡責是投資者保護的關鍵。
多措并舉
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
“對會計師事務所而言,保護投資者權益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和提高審計質量,提升復雜業務場景和大數據信息環境下應對財務舞弊風險的能力。”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A股上市業務主管合伙人童傳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童傳江表示,具體來說,會計師事務所在投資者保護方面,需做好以下三方面:
首先,培育誠信文化和質量文化。作為會計師事務所,“緊抓質量提升主線,守住誠信操守底線,筑牢法律法規紅線”是根本要求。
其次,持續優化和完善事務所一體化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制定和實施以審計質量提升為首要目標的審計業務轉型計劃,從改變審計運營模式著手,將審計質量作為晉升合伙人的首要條件和考核合伙人的唯一標準;堅持審計質量“一票否決”制,從根本上消除合伙人由于追求更高的服務收入等業績壓力而在審計質量上作出妥協的動機和可能性。
最后,加大數字化轉型投入與人才培養投入。注重對行業專精、估值等各領域專家人才的投入,為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投入資源。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就投資者保護而言,律所作為中介機構,應當勤勉盡責,監督上市公司依法合規履行信披義務,降低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價值判斷保駕護航,維護證券市場的秩序和總體健康發展。如果發生相關糾紛,律所應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助力投資者理性維權,保護好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