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最新舉措,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大力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12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日前出臺《關于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大力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北京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涵蓋促進文化領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強影視新技術研發應用、拓展演藝新業態新空間、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等十個方面。
據了解,按照若干措施的規劃,北京市經過五年左右的努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基本形成,科技創新帶動文化產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演藝、出版、影視、網絡視聽、文旅文博、媒體融合等重點領域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不斷涌現,文化與其他領域實現深度融合,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國家級產業集群,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全國文化中心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彰顯,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大力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首先要加強文化與科技創新的融合發展。在促進文化領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技術賦能文化新場景新業態。支持文化科技企業享受科技創新相關扶持政策,推動大型文化科技企業牽頭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
在加強影視新技術研發應用方面,若干措施明確,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影視拍攝基地,建設人工智能、水下攝影棚、高科技數字攝影棚、虛擬現實動作捕捉等現代化專業攝影棚,鼓勵建設基于算力支撐的新型影視后期制作基地。推進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建設,支持朝陽區建設國際一流影視后期制作基地。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認為:“技術密集型影視拍攝基地的建設,將吸引更多優質影視項目落地,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同時,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的推進,將進一步完善影視產業鏈,促進影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另外,在推進超高清視聽產業優化升級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超高清視聽技術與人工智能、XR虛擬制作、云計算、數字人、裸眼3D、VR/AR、5G/6G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應用。推動建立國產自主超高清視聽技術標準并推廣應用。建成一批影視與科技融合的實驗室、示范園區,建設國際一流中國數字視聽制作中心等。
開拓文化新場景、新業態是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大力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式。在拓展演藝新業態新空間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引導市場主體發展線上演出、藝術直播、舞美展示等新業態。推動智慧劇場建設,大力拓展沉浸式交互體驗等數字演藝新場景,鼓勵會館、園區、商業綜合體等建設文化新空間,運用光影藝術、虛擬現實等新技術豐富文化內容供給、增強體驗效果。
同時,在強化文化供給延鏈建設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打造具有中國風格、北京特色的文化IP。推動演藝、出版、影視等不同領域內容的創作生產和貫通轉化,推出具有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優質文化產品等。
值得關注的是,在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激發文旅消費活力。建設智慧文旅平臺,支持運用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打造沉浸式游覽等消費新場景,推動建設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和“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
“北京市文化產業的高度融合發展已成為新趨勢。這種融合不僅體現在文化產業內部各領域的相互滲透和交叉融合,還體現在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袁帥說。
今年以來,北京市朝陽區依托特色資源,積極打造“旅游+”新品牌新場景新業態,舉辦亮馬河醒春啟航、國際茶香文化節、國際燈光節、亮馬河風情水岸國際藝術季等文旅品牌。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表示:“該系列措施覆蓋了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影視科技革新、超高清視聽產業等多個維度,標志著北京在文化產業現代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