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的情況來看,隨著宏觀政策進一步顯效發力,四季度經濟有望繼續回升向好。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企業好經濟就好,居民有就業、政府有稅收、金融有依托、社會有保障。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兩項數據,從微觀層面釋放出經濟回升向好的更多積極信號:有經濟“風向標”之稱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實現“三連漲”,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隨著存量政策及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顯效,中國經濟筑底回升態勢更加明確。業界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大概率繼續回升,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9月底以來推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范圍廣、力度大、針對性強,推動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9月份,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主要指標邊際改善;10月份是增量政策推出后的第一個月,主要經濟指標進一步好轉。作為每月發布的首個經濟數據,11月份PMI數據透露出四季度經濟的更多暖意。
數據顯示,11月份制造業PMI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至50.3%,連續3個月上升,且連續2個月運行在擴張區間,創7個月以來新高。其中,兩方面數據尤其值得關注。一是供需兩端均加速擴張。反映市場需求的新訂單指數為50.8%,自今年5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生產指數為52.4%,連續3個月上升并達到今年5月份以來的高點。這兩個分項指標分別比上月上升0.8個和0.4個百分點,顯示出來自需求端的拉動作用有所增強。二是中小企業景氣度改善。中型企業PMI為50%,較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在連續6個月運行在50%以下后回到榮枯線;小型企業PMI為49.1%,雖仍在榮枯線以下,但較上月上升了1.6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升至51%以上。
PMI反映的是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利潤數據則體現的是支撐企業持續發展的“元氣”。從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0%,降幅較9月份大幅收窄17.1個百分點,超六成行業盈利較上月好轉,裝備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原材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好轉。結合PMI數據看,制造業產供銷、上下游、大中小企業恢復發展的協調性在增強。
在一攬子增量政策中,“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是兩方面重要內容,瞄準的是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幫助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推動實現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比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力促進了產業發展,推動設備制造、汽車、家電等行業生產較快增長,不少企業看好“兩新”領域發展前景,增加了設備制造、消費品生產等領域投資。
宏觀政策有力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但近期有關調查也顯示,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內卷式”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經營壓力較大,對一些成本負擔問題的反映仍較突出。比如水、電、氣、土地、人工等要素成本依然偏高,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涉企亂檢查亂罰款以及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時有發生,等等。
從總的情況來看,隨著宏觀政策進一步顯效發力,四季度經濟有望繼續回升向好。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企業好經濟就好,居民有就業、政府有稅收、金融有依托、社會有保障。要圍繞穩預期強信心這個關鍵,加快推出一批可感可及、有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改革舉措,加強財稅、金融、投資、科技、土地等各類政策的協調聯動,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為穩定經濟增長提供更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