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一家國有大行明確了推進養老金融大文章的路線圖,發力支持“夕陽事業”成為“朝陽產業”。
2月29日,中國建設銀行發布養老金融統一品牌,明確了“1314”養老金融服務體系,這個諧音“一生一世”的服務體系成為建行今年重點推進的發展戰略之一。
記者了解到,“1314”的背后是建行打造養老金融服務體系的目標和路線圖:打造“養老金融專業銀行”一個目標,發揮“客戶、資產、科技”三大優勢,突出“專業穩健一站式”特色,搭建包含“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金融生態”四位一體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近年來,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消費服務需求,帶動銀發經濟快速發展,也相應產生了較大的投融資需求。一時間,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紛紛參與,產品層出不窮,養老金融逐漸成為金融機構新的業務增長點。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5日,11家理財公司已在10個試點城市發行了51個產品,規模超過1000億元;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的存款人數約20萬人,余額接近400億元;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在十省(市)啟動以來,已累計開戶超過59萬個。
面對越來越重視養老財富儲備的老百姓,金融機構在產品研發、資產配置、財富管理、投資顧問等方面是否做好準備?能否形成與老百姓需求相適應的產品和服務體系?這成為擺在不少金融機構面前的問題。
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養老金融作為五篇大文章之一,養老金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意見提出支持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發展養老金融業務,提供養老財務規劃、資金管理等服務。
制定目標、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突出特色……面對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越來越多金融機構著手部署工作,特別是商業銀行的戰略方向日趨清晰。
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大行均在養老金金融、養老個人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進行布局,不少銀行高層更是不約而同提出打造“養老金融生態”的戰略目標。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全方位布局,金融可以滿足養老需求的“資金流”“信息流”“服務流”閉環,形成“客戶儲備養老金—養老金投資養老產業—養老產業增加養老服務—養老服務對接客戶養老資金使用”的良性循環。
當前,我國養老金融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供需結構不匹配、產品創新不足和服務能力較弱等問題突出,是挑戰也是機遇。一些銀行積極行動,剖析養老金融存在的短板和問題,結合自身優勢特色,逐漸形成提升養老金融競爭力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探索三大支柱聯動。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制度和市場化的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這意味著,金融機構通過所掌握的銀行卡、社保卡、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賬戶信息,可以有效探索三大支柱融合共建。
事實上,已經有銀行這么做了。去年12月,工商銀行在手機銀行養老金融服務專區推出養老金融全景服務視圖,客戶可以一鍵查詢社保、年金、個人養老金等資產情況,并根據自身財務狀況和三大支柱養老金儲備情況進行養老規劃測算。工行還將養老金融產品推薦、養老機構服務甄選、養老政策知識和養老投資課堂等多樣化服務嵌入其中。
——找準定位、突出特色。“銀發一族的財富管理意愿遠高于其他年齡段水平,但現有的養老金融產品趨于同質化,難以滿足客戶需求,金融機構需要找準定位、差異化競爭。”中信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金蕾說。
剛推出養老金融統一品牌的建行,宣布了一條“住房租賃+養老”的特色發展道路。
“建行在住房租賃領域具備一定優勢,正在積極探索,找準住房租賃和養老的業務契合點,形成可持續商業模式。”建行集團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謝國旺介紹,我國養老財富儲備難以簡單復制發達國家以權益投資為主的模式,或可探索在盤活房地產上多做文章,滿足老年客戶住房出租需求,形成“以房養老”特色優勢。
——發力養老產業,促進養老生態生根發芽。近年來,商業銀行加大養老產業信貸投放力度,創新信貸產品,探索破解養老產業輕資產、缺抵押等問題。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農業銀行養老機構貸款余額65.22億元,較2023年初增長5.21億元;建設銀行養老產業信貸規模、戶數增長勢頭良好,創新股權、REITs等投資模式,加大表內外資金對養老產業支持。
專家表示,在金融助力下,養老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被稱作“夕陽事業”的養老事業,正成為快速崛起的“朝陽產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