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金融運行和外匯收支情況。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回應M2余額突破300萬億元時表示,這是過去多年來金融持續不斷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反映。
他表示,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經濟體量持續增大,企業資本和居民資產累積加快,這些都會帶來貨幣需求的上升,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我國貨幣信貸也長期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較高的增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適宜的環境,尤其疫情三年,為著力穩住經濟大盤,金融又加大了逆周期的調節力度。總體看當前存量的貨幣確實已經不低了。
央行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04.8萬億元,同比增長8.3%。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在加快推進,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地方債務風險防控加強,經濟更為輕型化,信貸需求和前些年相比是有所轉弱的,信貸結構也在優化升級,但各方面對這個變化還是有一個認識適應的過程。”鄒瀾表示,“一些銀行在經營模式和內部考核上,仍然還是有規模情節,超過了實體經濟的有效融資需求。部分企業借助自身優勢地位,用低成本貸款融到的錢買理財、存定期或轉貸給別的企業,主業不賺錢,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來源,這就容易形成空轉和資金沉淀,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
談及防范資金空轉,鄒瀾表示,要避免資金沉淀空轉,相關部門將加強對資金空轉的監測,完善管理考核機制,未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有效需求恢復、社會預期改善,資金沉淀空轉的現象也會緩解。當前龐大的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放緩,數據上會有擾動,不宜簡單做同期比較,但這并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減少,真正需要資金的高效企業,反而會獲得更多融資,是金融支持質效提升的體現。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