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科創板宣告設立。一歲一華章,在年輪更替中,科創板已成長為我國“硬科技”企業聚集地。業內人士認為,為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積極營造服務科技創新的良好生態,科創板有望在制度創新方面繼續先行先試,持續助力科技創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上交所正加快推動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通平臺轉讓,研究優化做市商機制、盤后交易機制,積極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流向新質生產力等國家重點支持領域,滿足廣大投資者資產配置需求,相關工作均已取得一定進展。
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
對于科創板而言,精準識別科技創新型企業,集中力量支持“硬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是其與生俱來的初心和使命。截至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達577家。該板塊已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
“硬科技”企業為何選擇科創板?一方面,科創板多元包容的制度具有吸引力。截至目前,已有54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8家特殊股權架構企業、7家紅籌企業、20家第五套標準上市企業等特殊類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獲得“資本活水”灌溉后,上述特殊類型企業也與科創板實現雙向奔赴。例如,截至10月,按照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創新藥公司均已實現核心產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請遞交。
另一方面,科創板產業鏈集群效應不斷擴大,助力“硬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當下,科創板匯聚眾多科技創新型企業,涵蓋相關產業鏈各個環節。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目前科創板集成電路領域企業總數達115家,涵蓋上游芯片設計、中游晶圓代工及下游封裝測試,形成上下游鏈條完整、產業功能齊備的發展格局。
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在借助募集資金加快擴產升級后,科創板上市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科創板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研發投入1040億元,同比增長7%,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達12.6%。
在持續加碼研發后,一批科創板上市公司迎來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收獲期,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最新數據顯示,科創板上市公司累計形成發明專利超11萬項,平均每家發明專利達200項。此外,截至目前,57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351家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60家被評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51家公司主營產品被評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高度契合。當下,科創板持續打造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且已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潛力。
例如,科創板集成電路產業鏈聚鏈成勢。其中,芯片設計公司在AI產業驅動及消費電子市場需求回暖的帶動下,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05%;半導體設備公司前三季度出貨量延續增長勢頭,營收同比增長33%。又如,科創板生物醫藥產業鏈“研發+出海”齊頭并進,進一步釋放活力。其中,創新藥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收261億元,同比增長53%。
“科創板八條”落地顯效
今年6月,證監會制定發布“科創板八條”,從發行上市、承銷定價、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交易機制、全鏈條監管以及營造市場生態等方面提出新的改革舉措。
“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各項舉措相繼落地實施。例如,首單新股定價適用高價剔除比例、首單新股市值配售、首單發行定向可轉債并購重組等標志性案例漸次落地;再融資“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等規則相繼出臺;科創板200指數等多條指數產品發布,引導資金持續投向“硬科技”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當前,科創板指數總數已達25條,構建了覆蓋規模、主題、策略等類別的科創板指數體系,為中長期資金提供多元投資選項,引導資金支持“硬科技”發展。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科創指數境內外產品規模近29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70%,其中科創50指數境內外產品規模近22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40%。
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八條”相關措施陸續落地見效,將促進投資生態不斷完善,提升科創板相關ETF品種的流動性和投資效率,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策略的需求,壯大耐心資本,并將從制度層面提升科創板上市公司質量,有利于增強投資者回報,進一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