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即將迎來開市五周年,科創板公司上半年則以可圈可點的交易數據、公司業績等提交了一份“期中考”答卷。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共有573家科創板公司上市交易,總市值為5.12萬億元;10家已發布半年報業績預告的公司有8家預喜。與此同時,改革的步伐愈走愈堅定,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的《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創板八條”),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
五年來,科創板有著怎樣的變化?
其一,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573家,IPO募集資金9107.89億元,占同期A股首募規模21893.45億元的41.6%,排名各板塊第一。資本市場為科創企業帶來資金活水,改善了企業資金流。其二,科研成果快速轉化,自主研發填補一個又一個空白。據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披露的一季度末數據,57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有效專利總量為13.5萬余件,平均每家有效專利達236.8項。其三,科創板公司“成鏈成網”,在不同行業初步形成集聚效應,加速創新要素的資源配置。其四,科創板“機構市”初步形成,已成為境內機構化、指數化程度最高的板塊,“耐心資本”加速布局。其五,“試驗田”成“示范田”,注冊制改革已有實質性破局,探索了暢通“科技、產業、資本”的循環之路。
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科創板的高質量發展也面臨新挑戰新機遇,進而也帶來新思考:
通過我們近期的問卷調查了解到,截至目前,超過六成的科創板公司尚未解決產業鏈“卡脖子”的問題。更多科創企業需要資本助力,加強研發投入,通過攻克核心技術,進而擺脫外部供應鏈。實際上,“科創板八條”從上市機制、企業發展和投資者利益保護三個方面切入,增強了對“硬科技”企業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支持作用。
調查結果還顯示,近15%的科創板公司尚未加入當地產業集群或產業園區,甚至有近半數科創板公司表示當地無成熟的產業集群或產業園區。成熟的產業集群或產業園,意味著“群內”企業之間可以資源共享,實現企業自身的降本增效;在相對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內,科創板公司能協同優勢互補,一旦面臨系統性風險還能共同應對市場挑戰。目前來看,多數科創企業還未完成“聚沙成塔”,協同優勢互補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這既需要當地政府引導支持、集群培育,也需要科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同參與,形成合力。
在資本層面,雖然“耐心資本”開始加速布局,但當前風險投資規模相對有限,且主要聚焦于成熟的科技企業,科創型中小企業急需“耐心資本”支持。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提出,“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科技創新,但創新出成果則往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甚至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科創企業要全身心投入創新,需要解除后顧之憂,就離不開資金的長期陪跑和耐心支持。
綜上,科創板正昂首闊步,打造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引擎;科創板公司自立自強,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科創板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的思路,加強“硬科技”屬性,同時與資本市場融合發展,不斷釋放創新活力。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