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高值醫用耗材集采成功開標。12月19日,第五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以下簡稱“集采”)在天津開標產生中選結果,納入人工耳蝸類及外周血管支架兩類產品。本次集采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預計2025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前后落地人工耳蝸中選結果。
企業中選率達96%
此次是繼冠脈支架、骨科三大類耗材(關節、脊柱、運動醫學)、眼科人工晶體之后,高值醫用耗材的第五輪國家集采,主要涉及兩大類產品,包括人工耳蝸和外周血管支架(下肢動脈支架、非下肢動脈支架及靜脈支架)。
相較以往,與近期剛結束的第十批藥品集采類似,這一次高值醫用耗材的集采在規則上同樣出現了較大的調整,包括縮減入圍企業數量、取消保底中標機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加大企業的降價壓力。
不過,在政策收緊的同時,今年的規則又不乏寬松之處,特別是通過復活機制,給予企業二次報價的機會,以便想中標的企業都能中標。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次集采的整體結果依然圓滿。24家來投標的企業,23家都有中選產品,企業中選率達到96%,產品中選率也超過了90%。而且從大家的報價來看,也都比較理性,沒有出現極端的競爭。”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價格招采室主任蔣昌松表示。
具體來看,本次集采人工耳蝸類耗材需求量共1.1萬套,5家企業中選,外周血管支架類耗材需求量共25.8萬個,18家企業中選。
人工耳蝸是解決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最有效的醫用耗材,與以放大聲音信號為主要功能的助聽器相比,能夠重建感音器官,讓患者重獲新“聲”。特別是對于先天神經性耳聾的幼兒,植入人工耳蝸能有效解決因聾致啞問題,對患兒恢復正常生活、融入社會,降低家庭和社會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集采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含植入體、言語處理器)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除臨床常用產品外,此次集采中,能支持高場強(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蝸植入體中選,植入的患者可以接受高場強核磁共振檢查。
此外,外周血管支架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導致的血管疾病,其作用機理與心臟支架類似,通過支撐、擴張狹窄或堵塞的外周血管改善血流供應狀況,幫助患者恢復行動能力。本次集采廣泛覆蓋各血管部位的支架產品,既有外周動脈支架,可恢復髂動脈、股腘動脈等下肢動脈,以及頸動脈、腎動脈等部位血流供應;也有外周靜脈支架,可恢復腔靜脈、髂股靜脈等部位血流供應。此外,新一代載藥支架,以及有特殊功能的覆膜支架等均有企業中選,保障特殊病變治療的臨床需要。
本次采購周期為三年
國家醫保局介紹了本次集采的情況。據悉,本次集采堅持穩中求進,聚焦“穩預期、穩臨床、優供給、促增長”多重目標。本次采購周期為三年,通過三年穩定的采購量幫助中選企業形成長期穩定的市場預期。
臨床常用內外資主流品牌基本中選,穩定臨床使用。對功能較強、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產品按一定比例適當加價,支持創新產品進入臨床。企業中選后可直供全國醫療機構,擺脫渠道銷售舊模式,釋放業態新動力,支持“新的”,擠壓“虛的”,助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隨著人工耳蝸和外周血管支架虛高價格空間去除,將提升臨床可及性,有效推動聽障人群等患者需求釋放,促進行業發展增長。
據介紹,近年來,集采有效破除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幫助患者走得穩(人工關節)、站得直(脊柱耗材)、吃得香(種植牙)、看得清(人工晶體)、聽得到(人工耳蝸),不斷覆蓋更多耗材領域,持續惠及更多患者。集采發揮醫保戰略購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更多新藥、新耗材、新診療項目進入臨床應用創造條件,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培育醫藥發展新動能。
中選結果公示后將于近期正式發布。預計2025年3月落地人工耳蝸中選結果。外周血管介入類耗材因其型號多、長短及粗細各類組合多、備貨周期長,擬于2025年5月落地實施中選結果。同時,醫保部門將推進醫藥機構與集采中選企業在醫保信息平臺上的統一結算,在此基礎上,探索推進醫保基金與企業的直接結算。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