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健康的基石。近年來,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關注飲用水的質量及其與健康的關系,科學普及飲用水中的健康知識尤為重要。12月17日,“科學普及飲用水健康知識”主題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圍繞“不同飲用水對健康的影響”“飲用水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如何開展飲水健康科普”議題,綜合探討飲用水對健康的影響,提高公眾飲水健康意識,助力推動飲用水行業高質量發展。
不同飲用水對健康的影響幾何?
不同水源——自來水、純凈水、含有礦物元素的水,對人體健康究竟有何影響?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學校飲水與環境健康分會主任委員陶勇表示,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水中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比如砷和其他化學污染;二是水中的礦物元素、微量元素達到何種程度飲用后對人體有益。
陶勇說,各個類型的水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不同。自來水是保障民生的基礎,水質應達到飲水衛生標準。2023年4月,2022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該標準自2023年4月1日起實施,對水質指標進行了調整,反映了國家對飲用水安全和質量的更高要求。
“我們國家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尤其是城市自來水,水質合格率已經與國外持平。”陶勇表示,“之所以國人不直接飲用自來水,是因為我們的飲水習慣是喝開水、喝茶水。飲水習慣的差異導致國人不直接喝自來水,而不是說我們的自來水不能直接喝。”
對于純凈水而言,由于其便于取得,且水質比自來水更好,許多人會選擇在日常生活中飲用純凈水。
“純凈水作為瓶裝水,臨時飲用沒問題。但是如果長期飲用,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陶勇說。
“純凈水經過處理后,各種有害污染物的含量明顯減少,但其中的礦物元素如鎂、鈣也被去掉了。” 陸軍軍醫大學環境衛生學教研室教授舒為群表示,有人認為水中的礦物質含量對人體健康而言可以忽略不記,喝一口牛奶、吃一片蔬菜,礦物質就可以補充回來,這樣的觀點我個人認為十分偏頗。
舒為群表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數據顯示,全球超過20億人存在“隱性饑餓”問題,其中包括葉酸、鐵、維生素A和鋅等礦物質微量營養素缺乏。吃飽不等于吃好。雖然人體的熱量和能量攝取足夠,但我們從食物中得到的有益礦物質并未達到推薦攝入量。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我們還忽視水中的礦物質這一條補充途徑,會使隱性饑餓的狀態雪上加霜。
中國營養學會的調查數據及分析顯示,中國居民的鈣攝入量普遍不足。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長期鈣攝入不足可能會導致骨質疏松等問題。而鎂攝入不足的人群比例為60.9%。鎂對于維持神經和肌肉功能、支持免疫系統以及參與能量代謝等生理過程非常重要。同時,鎂攝入不足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
“水是鈣和鎂的重要補充來源。此外,水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成分——碳酸氫根離子,它對人體的酸堿平衡的調節是很好的外源性補充,但它從食物中很難得到直接補充,而其營養價值往往容易被忽略。”舒為群補充道。
此外,富含礦物質的水對健康還有間接的促進作用。舒為群表示,這體現在它可以阻止有毒重金屬(鉛、汞、砷)從消化系統吸收。正所謂“正氣存而邪不侵”,當水里富含有益礦物質時,細胞膜的轉運體就忙著轉運鈣、鎂等有益離子,而就不會轉運有害有毒的物質,這有助于維持腸道菌群的健康。
舒為群指出:“從飲用水中補充礦物離子,優勢是吸收率高。舉例來說,比如平時很多人習慣通過吃鈣片補鈣,鈣在固體食物中的吸收率為30%左右;但在水中它以離子狀態存在,其吸收率可達50%至70%。”
如何科學飲水?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必需的六大營養素之一。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副所長何梅表示:“一般來說,不太建議長期喝純化水,盡量選擇富含礦物質的水,像安裝了凈水器的自來水或者小區里反滲透的水,通常礦物質含量很低,長期飲用對機體作用并無益處。現在有很多家庭,越是高端家庭,越是連洗菜、做飯都全部是純化水,這樣的行為也并不值得鼓勵。”
應該如何科學飲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每日飲水量如下: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推薦飲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推薦飲水1500毫升。
何梅指出,對于兒童、老人及特殊人群來說,在選擇水的時候,要注意場景化的應用。“比如,考慮到嬰兒的腎臟代謝能力,在給嬰兒沖泡奶粉的時候,可以選擇低礦水;老人經常處于缺水狀態,鼓勵老人多喝水,如果有經濟實力可以買一些富含鋰、鍶元素的高端水。如果經濟上不許可,也建議老人不要經常飲用軟化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的風險。”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者對飲用水的口感、品質和價格等因素越來越關注,飲用水需求向多樣化方向發展。我國飲用水市場呈現出健康化、品質化和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說。
針對飲用水市場呈現出的健康趨勢,何梅補充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意識到,保持適量的飲用水攝入對心血管健康、尿酸水平、骨骼健康等慢性病預防的重要性。
此外,張永建認為,科學普及飲用水中的健康知識是食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食育是培育消費者安全、科學和理性消費的能力,是保護消費者食品消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食品消費的主體是消費者,食育對公眾健康和素質提升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安全、科學和理性的消費需要做好食育。
“有效的食育不僅使消費者規避可能的風險,還使消費者充分享受食品的多重效應,更是市場擇優汰劣機制的基礎,通過消費者‘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使市場擇優汰劣機制的機制更好、更充分的發揮出來。”張永建說。
(責任編輯: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