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百姓生命健康。正逢11月29日胃癌關愛日來臨之際,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腫瘤中心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徐建明教授,圍繞胃癌診療技術與臨床研究等話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只有促進早診早治,聚焦臨床研究新進展,不斷創新、優化診療方案,才能使胃癌患者實現更廣泛、更長久的獲益。”
促進早診早治
據徐建明教授介紹,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可發生于胃的各個部位。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和既往病史等也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胃癌具有一定遺傳傾向,家族中的直系親屬有胃癌病史,那么其他成員患病風險也會升高。此外,吸煙、重度飲酒、飲食不潔凈、喜食腌制食品等,也會增加胃癌的患病風險”。
“由于胃癌起病隱匿,早期癥狀無特異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為局部進展期或晚期。”徐建明教授建議,要在全社會進一步普及科學防癌理念,倡導公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日常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保持適量的運動、戒煙限酒等。重點人群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病變。
加速臨床研究
馬叔(化名)是一名HER2陽性胃癌患者,2018年馬叔接受手術治療約一年后癌細胞復發轉移。“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的至暗時刻。”馬叔回憶道,“正在迷茫之際,徐建明教授建議我入組臨床試驗,于是我在2019年正式入組,2022年2月順利出組。”
目前,馬叔身體狀況恢復良好,所有檢查結果均為陰。“感恩”和“不放棄”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感謝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機會,希望我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正在與癌癥抗爭的患者,只要不放棄,就總有可能迎來生命的奇跡”。
作為主要研究者,徐建明教授坦言,過去有部分患者對入組臨床試驗心存疑慮。 其實,臨床研究是藥物研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不僅能夠幫助醫生找到改善、控制和治療疾病的方法,還能驗證新藥在臨床實踐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面向腫瘤診療的未來,徐建明教授信心滿滿:“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醫生手里的‘武器’越來越多。未來,希望通過醫生、患者、企業等各方力量的緊密協作,加速胃癌領域臨床研究取得更高質量成果,助力實現患者獲益最大化。”
(責任編輯: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