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3·15:“神醫宇宙”背后的賣藥江湖
“從曾祖父開始,我一家幾代專門治療一種病。”“最后我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近日,有網友將流傳于電視、網絡廣告中的“神醫”視頻剪輯到一起,被稱為“神醫宇宙”。更加令人咋舌的是,滿口胡言的“神醫”中竟有真醫生,還是老字號中醫院的“名譽院長”。
“神醫宇宙”背后,則是售賣假藥、保健品的利益鏈。在電視平臺之外,近年來短視頻的火熱為醫藥養生產品的推廣又提供了一塊“新陣地”。
余波
“神醫”毀的是老字號聲譽
剛下過一場雨,清晨的北京還是有些涼。裹著羽絨服,劉萍(化名)早早來到位于菜市口附近的北京鶴年堂中醫醫院。
今天是她第二次來看診,身為一個老北京,“鶴年堂”三個字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個有著600年歷史的老字號,本身就是信譽的象征。
正是這樣的印象,讓她不敢相信網絡上的那些視頻竟是真的——身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名醫”,號稱要做出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將秘方捐給國家”——這位“名醫”張文榮,恰恰曾是鶴年堂的名譽院長。
“太跌份了。”劉萍坦言,來此看診憑的就是對老字號和中醫藥的認可,但這幾天已經收到了自家孩子的關心,“怕我去的不是正規醫院”。只不過她并沒有親眼見過張大夫,“再觀察觀察吧,確實也有點心虛。”
事實上,網友總結的“神醫宇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以看似訪談、專訪的形式,請“名醫”在電視熒屏上大談“獨家秘方”“幾代單傳”,早已是司空見慣的話術。只不過假廣告里出了“真名醫”,還是給公眾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受到沖擊的,自然還有鶴年堂。
“真的是震驚。”這幾天,北京鶴年堂中醫醫院副院長高一涵都在忙著應對“神醫宇宙”給院方帶來的影響。除了來自網絡的質疑外,屬地管理部門已多次來醫院檢查,同時也有張文榮診療過的病患,來醫院要求退掉之前開出的藥物。
“作為醫生,不能說他是假的;但代言賣藥的事,那說是騙子也不為過。”面對媒體,高一涵反復強調鶴年堂從未出售過張文榮代言的所謂“秘方”,甚至希望能從第三方手中拿到“神藥”,以便參與進一步追查。
高一涵介紹,張文榮作為多點執業醫師,之前每周僅在醫院出診兩個半天。聘任他為“名譽院長”,是看重其之前在業內的聲譽,“從沒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然而事情并非沒有端倪,高一涵承認,早在2018年,就有人投訴過張文榮利用鶴年堂名號在網上賣藥。但基于對張文榮的信任,院方并沒有深究此事,只發布了一份提醒消費者的“聲明”。而在此事件后,院方已開始自查自糾,逐一檢查出診大夫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神醫江湖”或是“醫生帶貨”并非無法可依。例如《廣告法》便明確規定,無論是藥品、醫療器械,還是保健食品,均禁止“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換言之,無論“神醫宇宙”請的是演員還是大夫,都涉嫌違法。與此同時,《廣告法》也規定,“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鏈條
“神藥”三個月斂財670萬元
實際上,假“神醫”并非張文榮一人,早在2017年便有網友挖出電視購物中的四大“神醫”。為首的“女神醫”劉洪斌,多年間以近10種不同身份活躍在各類養生節目、電視廣告中。從風濕到咳喘、從失眠到祛斑,幾乎沒有她不能治的病。
較之“神醫前輩”們,后被網友扒出的“神醫”方繼紅也不遑多讓。在賣皇貝寶時,他是癌癥預防專家;賣骨關節膏藥時,他是資深的紅墻國醫;賣青主方時,他又化身中國前列腺治療第一人……
實際上,這些言之鑿鑿的“藥品”未有治療功效,無論“神醫”抑或現身說法的“患者”,都只是按臺詞在完成演出任務。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多份公開判決文書,勾勒出“神醫賣藥”從生產、宣傳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
以2020年12月31日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一份刑事判決書為例,被告人張元坤成立北京華玨達科貿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視購物經營活動。并自行聯系從湖南、貴州購入兩款名為“御醫風濕痛走珠給藥器”“清椿堂藥王風痛方活絡祛痛酊”的普通產品。
之后,在明知該兩種產品為非藥品的情況下,華玨達公司通過北京央廣聯合傳媒有限公司、中視藍海(北京)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在甘肅衛視、河南衛視、山東教育電視臺等電視媒體以“御醫健康匯”和“藥王養生匯”養生節目形式對它們進行宣傳。
在節目中,兩款普通產品搖身變為“御醫風痛方”和“藥王風痛方”。前者請來的推介“神醫”為所謂“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委員”劉新生,他也正是被扒出的“神醫宇宙”中的一員。宣稱“御醫風痛方”為清代宮廷秘方,是自己的祖傳秘方,能“讓骨頭張開嘴吃藥”。“藥王風痛方”的代言者,則是大名鼎鼎的“女神醫”劉洪斌。該藥成了從孫思邈處得來的秘方,可治療風濕骨病、頸椎病等疾病。
華玨達公司將400熱線電話醒目顯示至廣告中,引來大量患者撥打購買。打入的電話被分給華玨達公司各區長、組長,公司話務員以“健康顧問”“養生顧問”等名義,結合話術向患者銷售“御醫風痛方”和“藥王風痛方”。若需要收據或發票,則將加蓋“北京市門診收費專用章”“北京生物工程健康管理中心收費專用章”的“北京市門診收費專用收據”隨貨寄送給患者。僅三個月期間,通過物流公司對外銷售的兩種“藥品”,合計銷售額約人民幣670萬元。
追蹤
網上“醫生科普”仍魚龍混雜
與此同時,2016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藥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規定,嚴禁醫療養生類節目以介紹醫療、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直接或間接發布廣告、推銷商品和服務。
然而,近年來短視頻的火熱,為醫藥養生產品的推廣提供了“新陣地”。做科普、發偏方、攢流量、賣櫥窗……真假醫生魚龍混雜,受眾仍需擦亮雙眼。
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位擁有10萬粉絲的郭姓播主未加V認證,也未寫出全名,卻在個人簡介中提及三甲醫院主治醫師的身份。視頻中,郭醫生所穿白大褂上顯示有“河南省中醫院”字樣,再根據其所佩胸牌的模糊字跡,記者于河南省中醫院官網中找到了這位郭醫生的信息。通過照片比對,可以確認正是這位醫生,他是該院的副主任醫師,每周四坐診。
瀏覽郭醫生多個視頻,以科普為名之下,卻令人生出“不遺余力帶貨”之感。“長期熬夜,如何快速恢復身體?金銀花、菊花、枸杞等,開水沖泡5分鐘,每天喝一杯,1個月后會來感謝我。”這條“小妙招”,郭醫生至少于1月17日、24日、29日發布3次,且均稱“有需要可以直接在我主頁商品櫥窗里選擇已經搭配好的決明子菊花茶。”
吸煙的人如何清肺,上火的人如何去火……這些科普視頻最終均指向賣貨。記者翻閱其商品櫥窗發現,一款150g的胖大海菊花茶通過他的鏈接購買為39.9元,而其他網購平臺僅為29.8元,且享受買2盒發3盒,買3盒發5盒的優惠。
此外,還有些視頻發布者更有意模糊身份,以吸引不明就里的受眾關注。另一短視頻平臺上,一位穿著白大褂、戴著眼鏡的年輕女子雖未直接表明自己是醫生,但無論身后的藍色布簾,還是白大褂上的紅色十字標志,都讓人不禁產生相關聯想。
該女子的一條視頻中,稱“大蒜吃得好,健康跑不了。蜂蜜泡大蒜養肝養胃緩解疲勞,酒泡大蒜補腎氣,活血祛風濕。”不過,《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等多家媒體曾進行過集體辟謠,蜂蜜沒有什么特殊的保健作用;酒精更位列于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級致癌物名單中。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