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算法打敗算法,#反向馴化大數據#值得一個熱搜。
近日,眾多網友紛紛曬出自己的“錦囊妙計”,分享如何對抗那些讓人“越看越貴”“越看越煩”的智能算法。
簡單來說,為了不被算法所算計,年輕人致力于給自己打造一個全新的“窮鬼”人設。比如,在回帖和評論中反復提及“太貴了,買不起!”“這地方去不了,不適合窮人”……
如此表述多了,在平臺的用戶畫像可能就會發生轉向。有部分網友稱,在給手機精準洗腦后,同樣商品的價格確實有了顯著下降。
以其人之道的“小聰明”,看似搞笑,背后卻是大數據殺熟的嚴肅問題。
這些年,大數據“殺熟”現象愈發普遍,讓人防不勝防。平臺知錯“不改”,消費者反向馴化大數據的苦衷,能夠有效共鳴的人太多。
最常見的就是,通過算法的捕捉,復購的商品可能比第一次貴,打車費用也越來越高,會員價甚至比非會員價更高。
從平臺的角度看,算法是財富密碼。雁過留痕,互聯網精準地捕捉用戶習慣、消費痕跡、瀏覽記錄,通過精準分析用戶的消費習慣和偏好,商家執行差異化定價策略,從而刺激消費。
治理大數據殺熟,被各方呼吁,又一直無解。指望個體的反向馴化,去解決實際的殺熟問題,網友們喜提的恐怕只有一時的效果。
要真正根治大數據殺熟,還得強化源頭治理,為大數據殺熟套上制度和規范的枷鎖。
數據和算法,應該成為互聯網治理的核心。數據安全不容忽視。
在數據采集方面,超范圍過度采集用戶個人身份、行為、偏好等隱私數據,倒賣精準的用戶畫像,拓展衍生業務非法牟利等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在監管層面,應對典型的殺熟、信息繭房、算法歧視、氪金誘導,必須要定期審核和評估算法模型。
圍繞具體的評估點,算法模型的可解釋性、影響評估、安全測試、適用邊界,都應該有公開明確的標準,與公眾信息對稱。
在制度建設上,數據處理的脫敏機制、被遺忘機制,數據集選擇、算法選取等關鍵決策的記錄和回溯機制等都應得到進一步完善。
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覺醒是好事,也是對治理大數據殺熟的提醒。但網絡平臺算法向上向善,不能僅靠社會呼吁商家自律、個體出招與平臺斗智斗勇。
個體的反向馴化終究抵不過代碼的升級,網絡治理終究需要企業、政府、消費者“你來我往”。
(責任編輯:朱赫)